海外投资危险了?

 最近海外市场表现极好,标普500历史新高、纳斯达克100历史新高,我们长期分析过的微软、英伟达、台积电也历史新高.... 在此祝贺所有获得收获的朋友,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在信息污染如此严重的互联网环境下还能获取如此成绩,这都是你应得的。

但是,最近又有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想必大家对于海外投资查税的是都有所耳闻,可以说是搞得人心惶惶,因为不只是100万美元以上净值的投资者遇到CRS信息交换导致的税务电话,甚至有小几万美元的投资者也声称自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所以现在海外投资是真的不行了吗?CRS会把所有国人的信息全部交换到国内吗?国内税务机构会全方位查税吗?普通人有什么办法来规避境外投资面临的税务问题,今天这个主题应该可以帮助到你。


一、查税风波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国人意识到海外权益类资产是一个非常好的长期投资标的。特别是以美股大盘为代表的权益类资产,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买美股只能赚钱,但根本学不到技术...除了上市公司质量超高、资本市场机制成熟外,中国人投资美国市场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税务。

因为中国人投资美股可以说是享受特权的,因为根据美国税法,非美国税务居民(即未持有美国护照或绿卡且不满足居住时间要求的外国人)在出售美国股票时,其资本利得通常无需向美国缴纳资本利得税。这一政策旨在吸引国际资本进入美国市场,并简化非居民投资者的税务处理流程。《中美税收协定》进一步明确,中国投资者在美国的证券交易收益不属于美国征税范围。协定通过避免双重征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友好的税务环境,使其资本利得在美国层面完全免税。

另外,美国对非居民的股息收入默认征收30%的预扣税,但根据《中美税收协定》,中国居民可享受优惠税率10%但是尽管美国不征收,理论上中国是要征收的。这里说的理论上是因为过去很多年以来中国都没有征收,但伴随CRS联网,以及工作流程的自动化高效化,它至少是已经影响到了一小部分的投资者。


二、避税方法

实际上,CRS联网不是今天的事,海外投资查税的传闻被妖魔化了。

尽管CRS的联网理论上可以让税务机构查到任何想查的人,但中国目前在境外投资的人数量太多,没有办法做到。

我们过去讲过一个观点,中国的很多事情都是高标准立法、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事实上,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对于中国税务居民的全球收入申报要求是1980年就提出来的,只不过在执行层面一直睁一只眼,不是不想执行,而是全面执行的成本大于收益。这个情况现在依然是这样,尽管CRS联网,但执行过程需要成本,全面操作非常不现实,但会针对少数高净值以及踩到红线的人进行审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确实有很多方法来规避可能的潜在风险。这里总结了几条:

(1)全面美国化

要避免CRS联网,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投资放在不签署CRS的国家里,正好美国就是非CRS成员国。但这和大多数人理解不一样,他们可能觉得开一个美国本土券商去投资就万事大吉,其实完全不是,CRS联网的范围非常大,包括银行、券商、保险等等所有金融项目,以IB为例,你出入金IB用的还是香港或新加坡这种CRS签署地的银行账户,所以你所有进出只要他们愿意,一样被查到。

但是,要在美国实现银行、券商一体化,没有美国合法身份又不好办理,至少也要是一个留学生才方便,如果持有旅行签证到美办理账户,同样面临需要地址证明、联系电话的情况。


(2)单人账户下总额不超过100万美元

如我们上文所说,无论是CRS的信息交换,还是内地执法部分的工作,都是有巨大行政成本的,所以如果你的资产并不多,那么最近被炒的沸沸扬扬的查税和你大概率没有关联。CRS要求金融机构优先核查2017年6月30日前开立且账户余额超过100万美元(或等值货币)的存量个人账户,并将相关信息自动交换至账户持有人的税收居民国税务机关。

所以100万美元以上的海外金融资产是CRS监管的核心对象,且随着全球税务透明化推进,申报门槛可能进一步降低。如果你海外账户超过过接近100万美元了,可以考虑用自己某个非直系亲属的名义开设第二账户,这样可以把一个出头的大账户变成两个不起眼的中等账户,大幅降低被查风险。

(3)价值投资

中国对于境外资本利得税的计算你可能不认可,但非常好理解:所有赚钱的交易都要交税,但所有亏钱的交易都不算数。

也就是说,假设你是个交易频率比较高的人,一共进行过100次交易,其中50次是赔钱的,这部分累计赔了10万美元;50次是赚钱的,这部分累计赚了10万美元,那么按照中国税务标准,你的盈利不是盈亏相抵等于零,而是10万美元,要按照10万美元所得去交税。

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长期投资只买不卖,不把任何一笔浮盈给落地,这样你一分钱资本利得税都不用交,最多只需要要一点股息税而已。如果你投资有方,然后资产雪球滚得足够大,大到你认为有必要的时候,你也有的是办法在套现之前完成身份规划,避开资本利得税。


(4)不将境外存款直接转回境内

虽然最近海外投资税务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但是我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知识星球里的1700多号人,小到几千美元、多到几千万美元,还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投资美股被税务联系的。

只有一人是因为个人操作导致接到了电话,具体细节是税务局打电话询问TA是否有境外收入,是否有投资股票收益哦,因为他今年就有换汇数据和汇款记录。后来经过确认,是因为有香港回大陆的资金被大数据发现了。这很好理解,中国居民购汇只能用于旅行这类的消费,如果是这样,怎么还会有回来的资金呢?

所以将外汇从境外汇回,甚至于说拿境外卡在内地取现,特别是在年内还有购汇记录的情况下,基本相当于承认你购汇是拿出去投资或干别的用了。后来我一查小红书,发现接到税务电话全都踩了这个雷,即用境外账户向境内汇款了。

因此请牢记,已经在外面的钱就不要轻易回来,你可以通过境外行的信用卡在境内消费,也可以和身边需要外币的朋友联系。之前星球有一个群友就分享了一套很好的方案,具体参考下面的介绍↓

(4)QDII基金

由于我们国家的资本项目兑换一直没有开放,任何人和机构不可以直接用手上的人民币换成想要的美元用于投资...在这个情况下,为了便利投资者,国家开放了QDII基金。

具体来说,就是外管局给各个基金公司批准一些外汇额度,让基金公司可以募集以海外指数为底层资产的基金,这使得在QDII机制下,中国人可以合法合规方便地投资。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QDII基金几乎涵盖了国际所有主流市场的大盘指数,包括我们熟悉的标普500、纳斯达克100、日经225等等表现出色的指数,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门槛最低的方案。由于QDII本身属于公募的一部分,国家不可能针对QDII投资者开征资本利得税,否则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总结

总的来说,我们完全不需要对于近期海外投资的税务问题感到恐慌,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没有说明自身踩到什么具体红线就自称被打电话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煽动恐慌骗流量的,要么是想要吸引关注的自媒体、要么是有偿帮你开户的黄牛、要么是想接业务的离岸会计师、还有营销非CRS国家移民身份的中介机构...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防患于未然,参考上述方法做一些准备,就可以确保长期万无一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