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人,如何实现资产跃迁?

 今天的主题将带来三个好消息。

先从股神巴菲特说起,今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于5月4日顺利进行,巴菲特投资生涯到现在已经五十九年,做到了年化20%、累计投资回报超过四万倍的惊人成绩。

我们普通人虽然难以复制他的战绩,但巴菲特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的超群的智慧、出众的眼力、高尚的人品以及健康长寿的身体足以成为我们的楷模,他也有很多非常具体的观点可以长期成为我们的指导性意见。

2024年5月4日,94岁高龄的巴菲特全程应对5个小时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

巴菲特对自己成功的秘诀毫无保留,比如可以坚守几十年的长期投资、比如投资美国、比如以价格和价值作为买入标准、比如别人绝望他兴奋的逆人性投资、又比如简单高效的指数基金投资,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可以效仿并且很快产生效益的要点,但现实是知易行难,最终只有少数人能做到。

我觉得我自己就是普通人的一个典型,智商不高、行懒惰,但这不代表我就会失败,至少我正在尽力学习和感悟价值投资,并且开始有了收获。

今天要说的第一个好消息,是我2024年以来的回报率达到了33%,2023年以来的回报率超过209%



这个成绩不是因为我厉害,而是因为市场好,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15日,道指、纳指、标普500同创历史新高,作为投资者,我做的仅仅是顺势而为。除了物质回报外,令我更加高兴的是,我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我能做到的事,不用怀疑,其他人包括屏幕前你就一定也能做到。

上周五我的账户结构,其中微软、英伟达、TQQQ和QQQ的大部分价值都是涨出来的↑ 我每周会在自己的星球公开一次账户结构,并不是让其他人抄我作业,而是希望以此行为监督勉励自己要继续言行一致

另外,梳理清楚一些常识性的认知后,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做好很多事。比如对贵和便宜的看法,这也是价值投资过程时一个经常会存在分歧的事项。

最近有一个亲戚问我,涨了这么多你不怕贵吗?我说我一点也没觉得贵。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下面这张图是谷歌股价历史表现,大多数人的感觉是他涨了好多,他很贵。

但实际情况还要看数据,谷歌目前的滚动市盈率是25倍,对于一个集全球互联网、广告、AI、云计算、软件生态巨头为一身的,具有深厚护城河的公司来说,这个估值并不贵。而从当下的成长速度看,2024年第一季度谷歌的营收同比增长15%达到805.39亿美元,利润同比增长51.84%至236.62亿美元。

我们再看2002年到2023年谷歌历年的营收数据,你会发现这家公司每一年营收都在增长,包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和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期间。这时候,你还觉得谷歌贵吗?

所以,贵和便宜的定义并不是价格的绝对值,而应该看估值和资产质量。就好比看待一个房子的租金回报率,一个公司的市盈率。假如有一套房子租售比合理,且在过去几年租金和房价都涨了50%,那么尽管这套房价格经历了大幅上涨,但它并没有变贵。

我们投资美国科技股,最大的开心事就是股价明明在不断上涨,但是估值却不怎么提高,甚至越涨越便宜,这就是成长的力量。

今天要说的第二个好消息,就是今年一季度整体超预期的财报,后面我们会基于2024年一季度的财报详细聊一聊这些科技巨头当下的表现以及未来的展望。


超预期的财报季

头部科技企业对于美国整个市场的影响至关重要,仅微软、苹果、英伟达、谷歌、亚马逊、Meta、特斯拉这七家公司在标普500中就占据31%的权重;在纳斯达克100中更是占到了41%。他们的巨大权重和在各自全球产业链上顶端的位置,都使得他们的业绩足以撼动整个美股甚至是全球市场。

我们按照公司市值的排序,简单聊聊已经出的几份足以影响整个市场的重要财报。

(1)微软

微软不愧为美国股市的定海神针,这家巨头一季度财报一如既往的稳中向好,今年一季度微软实现营收619亿美元,同比增长17%,利润219亿美元,同比增长20%。同时,公司预计下财季营收将达到635亿美元至645亿美元之间,中位数640亿美元,也略高于市场预期的637亿美元。

分块来看,微软的生产力和业务流程(Office、LinkedIn、Dynamics)增长12%,达 196亿美元。 

智能云(Azure、Windows Server)增长21%,达267亿美元。

更多个人计算(Windows、设备、游戏)增长17%,达156亿美元。 

其中智能云的Azure同比增速加速至31%,而且有7%的增速来自于AI,如果没有AI,Azure的增速就只有24%。 

这证明了AI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像很多把AI当成阴谋的说法表示AI 只是卖显卡,显卡买了之后不知道干什么。

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表示:“微软AI助手Copilot和Copilot技术堆栈正在引领AI变革的 新时代,推动公司在各行各业的各个角色取得更出色的业务成果。”

微软一季营收和利润可视图,几乎是全板块的全线增长,微软可能是目前所有科技巨头中营收结构最健康最多样化的一家

(2)苹果

苹果一季度营收907.53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市场预期为900亿美元,上年同期营收为948.36亿美元;净利润为236.36亿美元,同比下降2.17%,市场预期为231.7亿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41.60亿美元。

分块来看:

iPhone业务营收为459.6亿美元,同比下滑10.5%,好于预期的457.6亿美元。

可穿戴设备、家居及配件业务营收79.1亿美元,同比下滑9.6%,不及市场预期的82.9亿美元。

Mac业务营收74.5亿美元,同比增长3.9%,好于市场预期的67.9亿美元。

iPad平板电脑业务营收55.6亿美元,同比下滑16.7%,不及市场预期的59.1亿美元。

服务业务营收为238.7亿美元,连续5个季度创新高,同比增长14.2%,好于预期的232.8亿美元。

总的来说,苹果的营收和利润仍然没有出现新的增长动力,而是在一个平台上维持。但苹果带来了一些新的好消息,我认为是导致财报后股价大涨的原因,有两点:

1虽然本季度总营收比上一年度减少约4%,但是营收中服务营收较快增长,使得其从所有营收中的占比从去年的22%上升到今年的26%。服务营收的利润率和稳定性、可持续性都远好于硬件销售,苹果通过软件和服务赚到更多的容易钱,这是投资者愿意看到的;

2大方的回购和分红计划,这次苹果董事会批准了额外的1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股票回购计划。

另外,本季度大中华地区营收占苹果的18%,除去港澳台,内地预估也就是15%左右。从销售端来看,苹果未来在中国即使一点也不增长,甚至是每年减少10%,都不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但在生产端看,苹果对中国大陆的依赖仍然很高。

苹果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可视图↑

(3)谷歌

如果说微软在一季度的表现是稳中向好,那么谷歌的财报可以用惊艳来描述。

谷歌在一季度营收80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创2022年初以来最快增速,并高于市场预期的790.4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大增57%至236.6亿美元,高于预期的189.5亿美元。

这次,谷歌不仅是传统的广告业务保持强劲(核心广告业务也是华尔街密切关注的谷歌主要收入驱动力,一季度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3%至616.6亿美元,高于预期的601.8亿美元,代表从2023年开始加速增长),备受关注的谷歌云也加速增长,谷歌云的营收同比增长28%至91.9亿美元,净利润也达到9亿美元,谷歌云已经走过了烧钱扩张的最艰难阶段,进入了云服务巨头的舒适区,未来谷歌云有望保持25%以上的营收增速,同时净利润大幅增加。

谷歌云和微软Azure一样,可以成为自家软件和应用的算力平台,也可以为其他公司和产品提供平台。

谷歌对股东也十分有诚意,董事会已批准于6月17日向截至6月10日登记在册的股东支付每股20美分的现金股息,而且“打算在未来都持续支付季度现金股息”。公司还授权额外回购700亿美元股票。

过去一年,谷歌在降本增效上有很大进展,本季度Alphabet的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为1080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109亿美元。全球员工数同比减少5.1%或9800人至约18.1万人,员工人数减少近1万人,营业利润率则从25%蹿升至32%。

谷歌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可视图

(4)亚马逊

亚马逊亚马逊一季度营收较上年同期的1274亿美元增长12.5%至1433.1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426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25%至104.31亿美元,高于预期的89亿美元。

我们过去谈过无数次,云计算是市场最喜欢的赛道之一,而亚马逊正好就拥有全世界运营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云计算服务那就是AWS,一季度AWS业务连续第二个季度加速增长,营收达到25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7%,超出市场预期的245亿美元。该业务的运营利润率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7.6%。

另外,广告业务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一季度广告收入从去年同期的95亿美元增长至118亿美元,增幅达24%。这一业务是亚马逊近几年的后发项目,有利于亚马逊营收的多样性,以及成长的可持续性。我们看到七大巨头中,谷歌和亚马逊都出现了更加健康和多样化的营收,其中亚马逊来自广告、谷歌来自云计算。

亚马逊对二季度的指引低于预期,亚马逊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在1440亿至1490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7%至11%,低于市场预期的1500亿美元。运营利润预计在100亿至140亿美元之间,同比去年同期的77亿美元大幅增长,但其区间中点仍低于市场预期的125.6亿美元。

我认为亚马逊给出的利润指引范围太大,已经没有指引的准确功能,到时候很大可能性还是会超出预期。

亚马逊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可视图

(5)Meta

2024年一季度Meta的营收和利润双双大幅超出预期,其中营收为364.5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为12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17%。但因为业绩指引和投入展望不及预期,导致财报后市场下跌。

对于Meta我没有太多想说的,因为它护城河比较深,而且商业模式也很简单(广告),总的来说我觉得小札对投资者是比较厚道的,他在财报如此漂亮的时候并没有乘机画饼(和马斯克相反),在一季度股价不断创新高的背景下回购了140多亿美元的股票,现在财报后也实事求是地给二季度一个不那么乐观的业绩指引。

2023年初到现在,Meta的股价从120美元涨到481美元,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涨幅300%。然而即使是这样,Meta现在的估值还是和腾讯差不多,这就是强劲业绩增长带来的结果。

Meta 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可视图


(6)特斯拉

特斯拉是这几家巨头中唯一一个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很差的公司。

2024年一季度特斯拉的营收和利润均不及预期,该季度特斯拉营收2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净利润为11.29亿美元,同比下降55%。在这一季度,特斯拉也出现了盈利以来的首次自由现金流转负。

然而,财报后的首个交易日特斯拉暴涨13%,原因在于马斯克在财报后的一些表态,主要在于下面三点: 

1特斯拉的廉价车型的推出时间会从2025年底提前到2025年初甚至今年底; 

2 4680电池正在大规模量产中; 

2自驾计程车(robotaxi)将是未来产品之一,特斯拉的自驾车队将像是“Airbnb与Uber”的结合,一些车辆将属于特斯拉并进行营运,其他车辆则属于个人,但在特斯拉的网路上出租。

廉价车型最受市场关注,但我仍然对这个事保持谨慎,因为从马斯克从2020年来屡次对于L5驾驶的承诺不能实现来看,他这些发言只是在诱导市场情绪,稳定股价。





我不认为今年年底时特斯拉就能够大规模量产和交付更加廉价的车型,我甚至觉得马斯克在今年初的时候,都完全没有过推出廉价车型的想法。

4月初的时候,路透社有一个报道说内部人士透露,特斯拉已经放弃了生产面向大众市场的低成本电动汽车计划。

我相信路透社的可靠性,特斯拉起初并未回应置评请求。在报道发表后,马斯克在其社交媒体平台X上写道:“路透社又在撒谎”,但并未做进一步说明。马斯克说要推出廉价车型,很可能就是4月初路透社消息导致股价进一步暴跌后不得已的仓促决定。

而就算特斯拉推出Model2或其他廉价车型,如果没有自动驾驶和生态服务的加持,就造车和卖车而言,特斯拉也面临中国新能源对手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别说2万美元的廉价特斯拉车型,在中国已经可以用1万美元出头的成本买到相当不错的纯电动车了(比如比亚迪年初降价后的某车型),如果不是欧美的贸易壁垒,中国车企的确可以有更大的发展。

造车是一条费力不讨好的内卷赛道,特斯拉的未来全看FSD。但我们从市场表现看,目前市场更多地希望特斯拉在造车卖车上先走出困境,你会发现,任何有关廉价车型被取消的消息都会导致特斯拉股价大跌,和FSD或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消息都很难再提振股价(可能是因为马斯克之前画饼过多)考虑现在新能源车在中国的内卷,特斯拉在中国的业务很可能已经见顶,后续能维持当前水平就已经非常不错;而在中国产品暂时难以进入的美国和欧洲市场,特斯拉的市场潜力又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电动车在欧美的电价和油价对比中相对优势比中国少得多(欧美电价贵油价低),我也不认为电动车未来在欧美会成为主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应当是混动而不是纯电。

总的来说,特斯拉在这次财报后马斯克放出的消息,以及之后他访问中国,基本都是在画饼,特斯拉的基本面没有显著改善,我自己不会投资特斯拉。


最受关注的英伟达

尽管英伟达的市值尚未超越微软和苹果,但英伟达所吸引的关注度和市场热度已经远超微软和苹果了。虽然英伟达的财报要到5月22日才出,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些已经发布的财报和高管表态推测出英伟达一季度的表现。

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无论是特斯拉、Meta还是微软、谷歌,我们都看到他们在做一个相同的事,那就是继续大幅提升AI的基础设施投入: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已经安装3.5万组H100 GPU,这数字到年底前会攀升至8.5万组。

Meta表示,今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将比此前预计的多出数十亿美元。

微软在今年一季度AI主导的资本支出由前季的115亿美元攀升至140亿美元。 

谷歌今年一季度在AI上资本支出为120亿美元,较预期多出17亿美元。

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的大头,说白了就是买英伟达的芯片。结合这些信息,你就能推测,英伟达今年一季度财报肯定不会差。


普通人如何投资?

总的来说,我们要做的很简单也很清晰,就是拓展视野并付诸实践。过去人们只知道买房子、买理财产品、或者炒A股,但投资应该站在世界的层面进行。瞄准那些最好的赛道,坚守那些最优质资产,保持定力,不追求短期暴富,但有耐心做时间的朋友,我们就一定可以不断地收获越来越多的回报。

由于近期仍有朋友在后台咨询投资美国科技公司的渠道问题,因此今天说的第三个好消息是分享一些可靠的资源。我们之前介绍过长桥,他们也是在我经过对比后找到的在安全、免佣、优质服务等每一关键项目上都做的很好的券商,用户只需较少的入金门槛,就可以获取美港股的终身免佣。

长桥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为香港证监会认可的持牌法团 (中央编号:BPX066),持有香港证监会第 1、4、9 类牌照,具有提供证券交易、就证券提供意见、提供资产管理的资质,资产安全受监管定期严格审查及内外部审计。


投资者还可以在券商账户内享受七日年化收益率5%以上的美元货币基金(美元余额宝)实现闲钱稳健收益。

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美港股的终身免佣,这对投资的便捷度至关重要,我还为我们读者争取到了官方活动海报内所没有的更低的美股终身免佣门槛(仅1万港元),以及的88元京东卡。


对于上述内容存在疑惑,或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其他具体问题的朋友,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交流群,会有小助手帮助大家答疑解惑,如果群聊二维码失效或满员,也可添加后方小助手微信,在添加时注明“房东”,他会帮助你开户和邀请入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