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任性,将特斯拉带入绝境
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已经下跌40%,相对应的,在其他新能源车保持增长的情况下,特斯拉交车量不仅没有增长,还下降了。
四月初,特斯拉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交车和生产数据,该季交付386,810 辆电动车,同比下降8.5%,这一交车数量远低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估的449,080辆。此外,特斯拉第一季汽车生产量为433,371辆,也低于预期。产量大幅高于交付量,说明不是产能限制业绩,而是需求不足或产品竞争力不足。
特斯拉在2019-2022一度是科技巨头中成长最快的公司,它的市值一度达到1.2万亿美元,比当时排在其之后的十家车企的市值总和还要多,市盈率高达220倍,这样的高估值,是需要建立持续的高速增长之上的,如今特斯拉不仅没有保持高增速,而是直接业绩下滑。现在交车数量同比下降,电动车市场又内卷加剧,特斯拉的毛利也远低于前些年,可以展望特斯拉今年一季度的财报肯定会非常不好看。
过去这一两年,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自动驾驶技术、AI应用等等变化巨大,有关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的分析,互联网上已经有很多,我们今天从一个新的角度看特斯拉,聊聊马斯克在过去这两三年里那些匪夷所思的操作,以及其性格缺陷的暴露是如何给特斯拉这家公司带来巨大伤害的。
1 收购推特,得不偿失
2022年1月31日,马斯克开始购买推特公司股票。
4月4日,马斯克宣布他已于3月14日以26.4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推特公司9.1%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4月5日,推特公司邀请马斯克加入公司董事会,得到马斯克接受,条件是禁止马斯克占股超过14.9%。
4月10日,在针对马斯克的任命生效前,马斯克发表了数条批评推特公司的推文并在随后改变了加入董事会的决定。
我们这里不去研究他收购推特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宏伟理想。我们只看收购带来的结果,这次收购马斯克以远超推特在收购风波前二级市场的价格,总计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在他花费的440亿美元里,有三分之二的资金需要自掏腰包。虽然他当时身价超过2000亿美元,但他的财富大部分都是特斯拉股票,没有那么多现金,所以马斯克必须出售数百万股股票,然后再质押数百万股股票,才能筹集必要的现金。
根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马斯克的融资计划包括130亿美元银行贷款和210亿美元现金,后者可能通过出售特斯拉股票来实现。另外还包括125亿美元保证金贷款,抵押物则是他持有的特斯拉股票。由于银行需要极大的缓冲垫,而特斯拉股票的波动又很大,所以马斯克需要质押大约650亿美元特斯拉股票,也就是总持股的四分之一,才能获得这笔贷款。
马斯克收购推特的全过程从2022年1月持续到10月底才彻底完成,这一期间,他为了筹备现金,频繁大量卖出特斯拉股票,而特斯拉又是一个散户情绪非常重的公司,看到马斯克大举卖出自家股票,无数散户也开始跟风踩踏,导致多轮下跌。我们很难量化特斯拉市值下降了超过5000亿美元,
然而,付出如此大的代价440亿美元买来的推特,如今估值只剩下190亿美元。这次收购不仅打压了特斯拉股价,更长远的影响在于,在2022年这个新能源车行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这次收购让作为特斯拉CEO的马斯克分走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2 带货山寨币
包括狗狗币在内,马斯克带过好几款山寨币,甚至一度表示可以用这些山寨币来买特斯拉的车。但他带货山寨币的操作全部都都虎头蛇尾,而且坑惨了一波在他的影响下高位进场的散户。
对于一个首富来说,他并不需要在这种另类资产的投机上赚钱,因为他根本不差这点钱,而且三番五次带货这样的东西本身就显得非常掉价。
马斯克带货山寨币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满足精神愉悦,而不是为了经济利益,他只不过是享受那种一呼百应,那种自己发个推文就可以影响无数投资者命运的上帝视角优越感,我猜他一定是从川普身上学到了这点,并且他一定非常羡慕川普当初一条推特可以影响全球股市的感觉。但他毕竟不是总统,他还做不到一句话影响全球市场,只能在这种另类资产上享受拥有影响力带来的优越感。
如果他真的是为了人类的未来,或是为了将来到火星后寻找新的支付方式,那么他应该带的货是头部的加密资产,而不是那些波动巨大且极易被控盘的山寨币,只有选择山寨币能够让他的影响力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
可惜,伴随这些山寨币价值的灰飞烟灭,马斯克就再也不提了,然后装傻,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3 约架扎克伯格
2023年,由于Meta推出了社交应用Threads,这让刚刚收购推特的马斯克觉得不爽,于是为了吸引流量和diss扎克伯格,他说“我敢肯定,地球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完全被扎克伯格掌控了,没有其他选择”,后来有网友评论:“你最好小心点,听说扎克伯格会柔术”。然后马斯克回答说:“如果这样的话,我准备和他来一场八角笼格斗赛。”
马斯克一开始打的主意,很可能是小札不会理他,然后他就可以抓住小札回避这一点来继续攻击和碰瓷小札,说他不敢应战、说小札怕马斯克。
但没想到的是,马斯克这次真踢到了铁板,小札直接正面回应:“地址发我。” 马斯克看对方这么刚,也不好意思认怂,随口就说约架地点“拉斯维加斯八角笼”,就这样,一场约架完成了。
“约架”后的马斯克继续疯言疯语甚至碰瓷其他人,他说:“马克·扎克伯格先生把这场格斗太当回事了!冷静一下,蜥蜴先生!” 他又试图把比尔盖茨拉下水,称自己的“海象式”打法对比尔·盖茨不会奏效,因为对方太胖了。他还继续挑衅:“比尔·盖茨先生,你对笼中格斗感兴趣吗?”
后来,小札对于约架越来越认真,越来越提出具体规划,然后马斯克又说自己身体不适要做手术:确切的日期仍未确定,明天我要做颈部和上背部的核磁共振检查,可能需要做手术才能开战。
即使不是当事人,脑子正常的人到这里已经看出来马斯克根本不敢去和小札真打,后来扎克伯格发布了一个公告,从此不理会此事↓
“我想我们都同意马斯克不是认真的。我提出了一次真正的决斗。达纳·怀特(终极格斗冠军赛UFC总裁)提出要把这变成一场合法的慈善比赛。埃隆没有确定日期,然后说他需要手术,现在又要求在我家后院举行一轮练习赛。如果埃隆真的对这场决斗、这场正式活动认真的话,他知道怎么联系上我。否则,是时候向前看了。我将专注于与那些认真对待这项运动的人进行比赛。”
4 嫉妒OpenAI被打脸
2023年,可以说是AI运用爆发的元年,在ChatGPT的带动下,无数AI应用纷纷登场,英伟达Meta微软等AI相关概念的公司股价大幅上涨。然而对马斯克来说,这是失落的一年,因为他的公司几乎完全错过了这一波AI红利,于是他忽然化身道德楷模,说要限制AI发展,还冠冕堂皇地说是为了人类的命运。
2023年3月,马斯克带头发出一个公开信,要求暂停AI系统开发至少6个月,称其“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潜在风险”,彼时正好是OpenAI旗下产品ChatGPT爆发式应用的时候。
2023年11月,马斯克看到OpenAI越做越好,于是又开始碰瓷,他在《纽约》的DealBook大会上对观众表示,OpenAI偏离了最初的使命。
到了2024年初OpenAI推出令人震撼的Sora后,马斯克的嫉妒心再也绷不住了,这时他选择起诉OpenAI,理由是OpenAI盈利了,所以违反了开源和非盈利机构的承诺。
但他这一行为只是自取其辱,因为OpenA之后经历过重大股权变动和成本变化,公司也没有说一定不盈利。OpenAI直接亮出当年马斯克和他们的对话记录,原来是马斯克要求把OpenAI纳入自己的特斯拉,OpenAI不答应,然后马斯克还诅咒他们离开了自己的支持就不可能成功。
OpenAI 晒出了更多证据和细节:
(1)在2015年底成立OpenAI时,Greg和Sam最初计划筹集 1 亿美元。马斯克则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建议,为了不显得毫无希望,应该宣布一个 10 亿美元的资金承诺,并且,不足的部分他将补上缺口。但最终OpenAI只募资1.35亿美元,其中马斯克出了4500万美元。
(2)后来,OpenAI意识到构建AGI所需要的计算资源远超预期,每年可能需要数十亿美元。马斯克对此知情,并提议OpenAI与特斯拉合并或由他完全控制,但双方未能就盈利性实体的条款达成一致,马斯克选择离开,称OpenAI成功的概率是0,并表示他计划在特斯拉内部建立一个AGI竞争对手。
(3)OpenAI是一个致力于确保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造福全人类的组织,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开源AGI,OpenAI强调马斯克本身也明白这一点,至少在当时是的。Ilya Sutskever曾告诉过马斯克:「随着我们离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越来越近,变得不那么开放是有意义的。OpenAI的开放,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从 AI 的成果中受益,但我们没必要透露技术细节……」这种观点在当时也得到了马斯克的支持。
(4)虽然与马斯克有分歧,但OpenAI在他离开后依然按照自己的使命推进,让人们能使用AI技术改善自己的生活。OpenAI举了一些例子,比如,阿尔巴尼亚正在使用OpenAI的工具,将其加入欧盟的时间缩短了5.5年;数字绿色正在帮助肯尼亚和印度提高农民收入,通过OpenAI的技术将农业推广服务的成本降低了100倍;罗得岛最大的医疗保健提供商 Lifespan 使用GPT-4将其手术同意书从大学阅读水平简化为6年级,以便于更多患者理解;冰岛正在使用GPT-4来保护冰岛语。
5 画饼FSD
从电动车本身看,无论是外形、动力、性价比、内饰、空间等等各方面,特斯拉的各型号电动车都被其他的竞争者逐渐追了上来,但特斯拉之所以还能够在资本市场赢得投资者青睐,获得远超其他新能源车企的估值,根本在于市场对于特斯拉的定位不同,特斯拉的最佳定位本应是一家数据、AI、服务和自动驾驶公司,而不仅仅是一个造车厂,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对特斯拉FSD的全自动驾驶的期待,一旦FSD的自动驾驶能力达到L5水准,就意味完全的自动驾驶。因此,每当马斯克放出有关L5自动驾驶的消息,特斯拉的股价就会有上涨的动力。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从2020年以来,马斯克每年都要画饼一次,说L5自动驾驶年内就可以达成,如今四五年了,FSD的确是在进步,但L5仍是遥遥无期。这严重消耗着投资者的耐心,于是我们看到特斯拉的估值迅速下降,市场对于特斯拉的预期正在向其他的新能源车厂看齐。
6 诋毁乌克兰
马斯克对乌克兰这样一个正在被入侵者侵略的受害国表现出了不知从何而来的莫名敌意,他多次唱衰甚至诋毁乌克兰。
在2022年10月,他提出一个所谓“和平方案”,方案主张将俄罗斯侵占的土地进行投票选择是否归属俄罗斯,并把克里米亚完全划为俄罗斯所有,并且要求乌克兰保持对克里米亚的供水,并且乌克兰作为主权国家必须保持中立。
这显然是一个对乌克兰极不公平的方案,而将彻底破坏现有的世界秩序 - 如果俄罗斯可以依靠武力入侵就强行获得他国领土,这必然会刺激其他国家效仿俄罗斯进行侵略,世界也将永无宁日;而且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凭什么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外交路线、凭什么不能自由加入任何国际组织?全世界只有你俄罗斯需要安全感,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就不要了吗?
就在不久前的2024年3月底,他写大段推文说乌克兰应该割地求和,原因是俄罗斯比乌克兰强大得多,所以乌克兰肯定打不赢,为了减少伤亡必须割地求和,他为什么不说为了减少伤亡普京应该撤军呢?在事实面前他站在侵略者一边批评被侵略者,这就属于典型的缺少良知。
他甚至被爆料曾经秘密命令工程师关闭克里米亚海岸附近的星链服务,以阻止乌克兰反击俄罗斯舰队。
你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马斯克的性格缺陷导致他希望在任何全球热点上都要有存在感,他不仅要在商业上成为领袖,还要成为加密资产的鼓吹手,更要为全球局势指点江山。而一旦他处于不利地位时,他惯用的挑衅式碰瓷就会变成无能狂怒式的嫉妒(正如现在面对OpenAI成功时的酸葡萄心理),他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正在矮化特斯拉的形象,正在失去投资者的信赖。
巧的是,每一次他诋毁乌克兰、每一次他对竞争者进行碰瓷(比如和小札约架)、每一次他展现出内心的阴暗面(比如嫉妒OpenAI),特斯拉的股价基本就要应声暴跌一次。比如在3月31日,他发文说乌克兰应该割地求和,然后我觉得又开始表演了,特斯拉股价还有的跌,果然当时股价176美元现在只有147。
这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必然,这两年特斯拉的失落和上面这些马斯克亲手做出来的恶心事都是直接相关的,迷信一点说是善恶有报;现实一点说他的时间和精力被这么多乱七八糟无厘头的事分散,不可能全心全意把车做好。
7 同行对比
在2022年四季度,在美股经历了一整年熊市后,我曾对比过当时都处于熊市底部的特斯拉和英伟达这两家公司,因为当时我除了QQQ、MSFT这些稳健的权益类资产外,还希望可以重点配置一个成长性和爆发力足够强的科技公司,我当时的结论是无论从企业护城河还是从CEO品质看,英伟达都是显著优于特斯拉的选择(这一观点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在星球说过不止一次,并在之后多次重复和更新),英伟达和黄仁勋身上的优势明显到不需要在两家公司里做组合,而是可以直接二选一。
![]() |
我于2022年11月,在知识星球谈及黄仁勋马斯克的对比↑ 我于2023年2月,在知识星球谈及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对比↑ |
时间又过了一年多,我们对于两家公司特别是两家公司的CEO看得更加清楚了,我想问的是:黄仁勋这一年在干什么?马斯克这一年又在干什么?他们各自在英伟达和特斯拉上投入了自己多少比例的时间和精力?
想清楚这几个问题,也就解释了过去一年多两者表现的严重分化。
在过去这两年,作为CEO,马斯克令市场和投资者失望,他的表现不仅远远不如黄仁勋、库克这样的美国企业CEO,也不如中国一些优秀的企业家。我们在黄仁勋、库克、雷军等人身上都可以感受到极致的专注和沉稳,不要觉得低调沉稳就平庸,这种级别的CEO没有谁不是天才,天才和天才PK最后还是比谁更努力,比谁的弱点更少。
显然,马斯克的优点很多,但问题也比其他人多,这些问题对于当下的特斯拉来说,已经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我这里也强烈建议关注科技和汽车行业的朋友有空看一看最近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几场发布会(比如最近的小米和理想),尽管在极限内卷的环境下,我自己并不看好新能源车行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盈利能力,但通过这些发布会,我们会看到中国企业在新能源车这个领域是多么努力多么投入,深深体会他们身上的热情与专注,这让人感慨和赞叹。
总结
不可否认马斯克是一个商业奇才,他曾经富有远见地创立了特斯拉和SpaceX这样能够改变人类生活和未来命运的公司,他无私地开放大量电动车核心技术专利,但他在性格上也存在致命缺点,比如他好大喜功、心胸狭窄却又演技拙劣,在一些很平常的事情上表现得与市井小民无异,任何一个普通人有这些缺点都是一件小事,但这些问题出现在他身上就会给无数特斯拉投资者带来灾难,因为这些缺陷是近几年来特斯拉股价大跌的最根本原因。
对于特斯拉来说,过去两年的马斯克已经成为一个负资产,原本作为行业的绝对领先者,在这两年中逐渐被其他新能源车企甚至传统车企迎头赶上,其中比亚迪从特斯拉手中夺走了纯电车销量第一的桂冠,而宝马作为传统车企,2023年全球交付超过37.5万辆纯电动车,同比增长74.2%,增速远超同期特斯拉的38%。
如今,特斯拉如果想逆转颓势,那么这家公司需要的是一个全职CEO,而不是一个三天两头跟人碰瓷、斗嘴的自恋且幻想成为人类领袖的兼职CEO,所以要么马斯克重新将自己绝大多的精力投入到特斯拉的运营和研发中去,要么特斯拉就应该立即换一个黄仁勋或库克式的务实CEO。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