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硅谷银行,看笑话的他们成了笑话

直入主题,硅谷银行爆雷主要是因为疫情几年吸引了大量的存款,在2021年3月前的12个月里,硅谷银行的存款量直接翻倍达到1240亿美元,远超摩根大通同期24%的增长。硅谷银行用这些存款投资了大量固收资产(如美债),伴随美联储2022年的快速加息,债券价格下跌,最近硅谷出售了一大笔债券使得18亿美元浮亏做实,这将计入损益表,加之银行为了筹钱宣布发行大量新股融钱,然后股价就闪崩了。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在周五宣布硅谷银行已被关闭,监管机构已控制了银行的存款。FDIC提供单个储户25万美元的保障额,额度外在银行被接盘后也将逐步赔付…考虑到硅谷银行资产质量高(主要是美债、贷款、现金),不出意外后续接管不会有问题。单就硅谷银行这件事看,影响是有限的。但市场担忧的是这件事是否会导致其他银行出现挤兑,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硅谷银行资产结构

看待美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度,我们还是要站在更加宏观的视角来分析。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业经历了连续十多年的严格监管环境,也经历了连续十多年的金融部门和居民部门大幅去杠杆,目前两个部门的杠杆率都只有70+%,均为近二十年内的最低水平,在2007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金融部门杠杆率是123%、居民杠杆率接近100%。

美国近二十年居民部门杠杆率

现阶段美国境内的资产价格也没有显著泡沫,特别是经历了2022年股市和房价下跌,潜在风险已被显著化解,纳斯达克有一半的公司跌幅超过50%,全美热点城市房价下跌20%(但租金上涨10-20%,房价估值也趋于合理)。所以我个人倾向于美国金融体系非常稳健,但美联储还是需要保持警惕,停止激进加息,避免作死。

总的来说,这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然而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新闻又成了某些“正能量”博主的素材,他们的操作和方向同过去一样,依旧是造谣骗脑残+煽动所谓爱国情绪。他们摆出一副看笑话的姿态,却把自己变成了笑话本身。

他们不去科普事件的来龙去脉,不告诉你FDIC的保障机制和银行资产结构,而是先定义银行破产储户破产,然后臆想出有这么一大批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成为受害者,他们很惨、他们后悔了,用这种意淫出来的信息让一群脑残读者享受精神高潮。



“是啊,他们有钱,他们居然还去美国,多招人恨啊,这下遭到报应了吧!”

见不得人好,这真是一种朴素的精神需求啊。

更有甚者,文案一字不改,抄来抄去,只为流量。反正造这种谣,是安全的对吗?




他们恨不得自己遭遇过的苦难让外国(华)人也都变本加厉地遭遇一遍,他们不追求自己活得更好,只追求别人活得比自己惨就行,这样他们心里就舒服了。

同时,这些人对海外同胞充满着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怨念,尽管这些人自己可能并没有真正接触过中国以外的世界,但却对这个世界充满仇恨,确实可悲、可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