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

 由于近期疫情影响太大,所以我们继续谈这个话题,希望给读者一些信心和帮助。

过去半个月以来,随着全国进入共存模式,各地感染者数量不断上升。从朋友圈来看,我自己的亲朋好友至少已经有一半已经阳了,最早阳的那批人已经康复。

下面分几点聊聊我的观点和建议:

(1)中国过峰速度会比海外更快

从海外的疫情经验来看,奥密克戎的疫情从开始到缓和大概需要2-3个月时间,也就是说,从2022年12月上旬计算,我们可能要到2月份才能完成过峰。

美国的奥密克戎疫情持续了约两个半月

但是很多城市可能会比预期的更快过峰,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比欧美国家更容易聚集,像公共交通、电梯、楼道,都是非常容易传播的场合,这与北美占主流的自驾车出行、独立屋居住模式相比,峰值自然会来的更快。

虽说来得快去得就会快,但快速过峰带来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峰值可能会非常高,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现在各地发热门诊排队五六个小时已是家常便饭,而且很多高危人群会因为医疗资源挤兑而面临生命危险。


(2)至暗时刻就在当下

从大数据分析,全国已经有包括北京在内的若干城市度过了感染的最高峰,但大多数热点城市正在峰值附近,三四线城市、县城和农村则会更晚,我们正在进入疫情的至暗时刻,但这也是黎明前的黑暗,度过这第一波疫情后,未来就算还有,也只会一波比一波更弱。





无论现在有多么困难,不能否认的是相比封控开放仍是一次巨大进步,因为这是一个趋势,早晚是要开放的,而现在我们需要用好作为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权利,尽量保护自己,或尽量让自己的感染在峰值之后。

(3)Paxlovid和潜在重症患者

我们在上一期提到过,Paxlovid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用不上,但它对于潜在的高风险患者效果确实不错,在其II/III期实验中,降低了89%的住院人数,且实验组的死亡人数(0人)相比对照组(12人)降低100%。

我自己也在小红书上也看到很多实际案例,大部分患者或患者家属都反应家中老人在服用Paxlovid症状退的很快,而且转阴速度也快于其他感染者,他们同时也反应了包括口苦和恶心在内的副作用。

即便Paxlovid有效,但如果你不做充足准备,就算身边有重症风险者,也很难用好这款药。因为我们现在的情况与美国很不同,美国的Paxlovid供应非常充足,政府从今年初开始,分批采购了好几次,每批都有大几百万盒,然后这些药被采购后就立即发放到全美各个大小城市,只要一个老人或危险的基础病患者感染了,TA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自己的家庭医生,或到任何一个线上急诊平台急诊,医生就可以直接给处方,然后患者凭处方到身边任何一家距离自己最近的药店拿药,快的话,从阳性到吃上药,一两个小时就够了。

但我们的高风险人群要在感染后拿到这款药,要么所在地的医院无法提供,要么网购可能到货就要三四天,三四天后要么已经康复要么已经挂了...我查了很多渠道,目前可以通过处方拿到Paxlovid的有少数的高端医疗机构(例如和睦家),还有各地辉瑞的合作医院(主要是公立医院),具体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辉瑞小药箱”咨询了解,希望可以帮助有需要的读者和家人,救命最重要。

(4)康复后的抗体非常有效

如果你不幸中招,希望你能够用平常心和乐观态度去面对。因为这个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发烧+疼痛两天,咳嗽一周,然后就好了。更重要的是,康复后的你将获得半年的抗体,就当塞翁失马,坏事变成好事吧。

我在今年9月中旬在美国期间感染了一次,然后在大概一周后转阴,也就是说我现在在康复后的大概三个月,应该是有抗体的,但这几天才算得到验证:过去四天我在深圳,而恰好这几天正是深圳疫情的爆发期,我每天都在外面跑,乘坐了无数次公共交通,过去四天的晚餐我都和不同的朋友同事出来吃饭,有人之后阳了,还有一位朋友在吃饭时觉得头疼但还没有做抗原(我们当时两人面对面吃饭),这个朋友第二天一测果然阳了,但是我这几天下来一点事都没有,算是检测了一下抗体的有效性。

我还到美国CDC官网搜索数据,希望知道我9月时感染的是什么毒株。经过查询,9月中旬时全美新增的患者中有超过80%都是奥密克戎BA.5毒株,所以我几乎可以肯定当时感染的是BA.5。然后现在国内流行的两种毒株BA.5.2和BF.7都是BA的一代或二代子株,所以BA.5的康复者体内的抗体对于现在的病毒仍然有效。多数一句,BQ.1和BQ.1.1也都是奥密克戎BA.5的后续变异株,而且从发展趋势上看,BA5的后续毒株仍将在未来占据主导,所以目前BNT针对奥密克戎BA.4和BA.5的二价疫苗是值得接种的。

美国CDC官网每周更新一次毒株比例数据

(5)感恩医护人员

先看个美国数据,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统计,2021 年美国注册护士(RN) 的全国平均工资为82750美元,即每小时39.78美元,该数据于2022年3 月发布。如果我们是中国护士,我们可能会觉得不公,但如果我们是一个潜在患者,就更应该珍惜医护人员为我们提供的服务,因为他们的工作和美国同行是一样的,他们虽然工资低,但他们工作的价值和外国同行是一样高的。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医护人员是报酬低于其价值最多的一个行业,没有之一。医护人员的学制一般比其他专业更长、还需要相当时间的实习期,在发达国家,这些医学和护理专业的学生转入正职后就能拿到非常高的薪资弥补之前的付出,而我们国家为了保护民生、降低医疗成本,大多数医院是公立的、绝大多数医护人员的收入也都是远低于国际同行的,又因为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这些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比国际同行还大得多,可以说,除了少数一些拥有寻租空间且道德败坏的腐败医生外,我们大多数中国医护人员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的健康赔本工作。

在现在这个残酷的过峰过程中,医护人员是最艰苦的、付出是最多的,我们应该感恩他们的付出,为他们加油。

(6)未来和期望

阳过一次不代表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因为抗体在6个月后可能就会逐渐失效。新冠在未来将成为一种季节流行病,所以定期接种疫苗是打赢持久战的最重要方法。

我的实际经历告诉我,接种mRNA疫苗,或混打疫苗会确实有比较好的效果。今年我与我的父母和弟弟在2月接种完第三针北京生物,然后3月下旬登陆美国,后来我弟弟在美国又先后接种了两针辉瑞疫苗,他第一针的时候有些发烧,我和我父母得知有反应,又觉得奥密克戎本身症状也没多重,所以就没在美国接种了。我自己对北京生物疫苗的印象是很不错的,因为打完之后没有任何副作用,它的而争议也比科兴小得多,同时也是世卫组织认可的疫苗。

到今年9月中旬,我和我父母都阳了,但我弟弟没有阳,那段时间我们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一起吃饭、一起活动,家里只要有一个阳,其他任何人想不阳是很难的,所以要归因,只能去找他做了什么不同的事,那就是在美国多打了两针辉瑞/BNT疫苗而已...一开始我觉得无论国产灭活还是美国mRNA都没什么效果,该感染还是感染,但是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在美国期间的抗原检测结果


康复后的测温 以及当时用过的药物和检测工具

说到mRNA疫苗,昨天我还看到一则新消息:辉瑞/BNT同款的疫苗(中文名为复必泰)将在中国为在华德国公民提供接种。我也希望未来不只是在华的外国人,包括中国公民在内也有这个权利(哪怕是自费),并非分出孰优孰劣,而是让我们中国人也能多一个选择。




评论